———— 发布时间:2024-08-21 编辑:澳门新葡萄新京 阅读次数:————
没成想,去潮汕海吃了一次,看到潮汕火锅单上的脖仁、匙柄、五花趾、三花趾、匙仁、胸口朥,我真是膝行而前,以头抢地呀!俗话说,“给跪了”!这种种堪称神迹的称呼,从此扎根在我这个吃货心中,那种所谓西式音译过来的名称就弃之不用了。
为了本周六能更好地享受一顿美味的潮汕全牛宴,牛牛兄这次冒充一次老师,为大家普及普及。
提到火锅,不提“肥牛”不行!本来今天牛牛兄想任性一次,偏不提它,结果小胳膊拗不过大腿。那么文章正式开始之前就先来说说“肥牛”到底是个什么玩意。
肥牛一词源于美国,后传入中国香港,90年代传入大陆,英文为“beef in hot pot”,直译为“放在热锅里食用的牛肉”,这下大家知道为什么吃火锅要涮肥牛了吧,感情这货就是为火锅而生的。
肥牛既不是一种牛的品种,也不是单纯育肥后屠宰的牛,更不是肥的牛。而是经过排酸处理后切成薄片在火锅内涮食的部位,被称为“肥牛”。理论上牛的每一个部位的肉都可以加工制成肥牛。所以我们今天市面上所谓的“肥牛”有可能就不是真的牛肉做成的,这个我们以后会讲到,今天就着重讲一下潮汕对牛的各个部位的分解。见识一下潮汕人民对牛的情感!
“仁”在潮汕话里面是果实、中心的意思,脖仁就是指牛脖子中心活动最为频繁的那块肉,是牛肉中至为精华的部分,一头一千斤的牛切出的脖仁往往只有一两斤。这块肉是万千饕客追求的至品,不过老板经常会
匙柄,位于匙仁下方,肋骨之下,肉中间有比匙仁更为粗的筋,像汤匙柄一样而得名。
胸口朥,又叫胸口油,位于牛前胸,颜色呈黄白色,看起来像脂肪,其实是一种软组织,嚼劲十足。一般只有大而肥的牛才会有。
吊龙伴,位于吊龙下方,是牛腰脊肉的两个侧边。再细分,吊龙伴中的两个小吊龙,即牛骨盆的夹缝中,两条长长的肉,样子有点像龙虾的两根大触须,潮汕人叫它“伴仔”或“龙虾须”。
肥胼,就是牛腹部夹层肉。胼是什么?指的是手掌脚底磨得厚皮,但这里通“骈”,表示对偶、对仗的意思。你看切好的肥胼,瘦肉与肥肉对分,多么漂亮。
三花趾,又叫牛展肉,三花腱子,是牛前小腿上的腱子肉。肉里包着筋,细细数一下,好像真的是三条筋哦!
五花趾,牛后腿上的腱子肉,又叫五花腱。同样肉里包着筋,比三花趾的筋更多。每三百斤才出一斤,异常金贵。
大家注意到了没,牛牛兄这次只讲解了牛各个部位的分解,以及简单辨识,而没有讲述各部位的口感,就是留着周六大家一起去吃全牛宴,一边听着牛牛兄讲解,一边感受那风格各异的口感,我想这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吧。
看到现在还有人不知道我在讲什么?那么你们去翻【食城记】昨天的文章——《食字军再次出征,这次要吃垮整座牛场!》赶快报名吧。本周六食字军带着你免费吃全牛宴。